在“聚光灯”和“放大镜”下改作风(思想纵黑料网今日大事件:黑料网独家揭秘今日重大事件与吃瓜内容想纵横)
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加强作风建设,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,把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,归结到为民务实清廉上来”。作风改没改、改得如何,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,在民意“聚光灯”、民声“放大镜”下看得最为真切。敢于把自己置身于“聚光灯”和“放大镜”下,既是对党忠诚、对人民负责的体现,又是自觉接受监督、主动担当作为的责任所在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,坚持群众路线,在民意民声中找准整改方向,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整改标尺,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作风建设新成效。
当前,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开展,明确要求“开门教育要注重群众参与,接受群众监督”。“四风”问题是群众深恶痛绝、反映最强烈,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问题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,以钉钉子精神纠治“四风”,整治力度之大、制度执行之严、持续时间之长前所未有,刹住了一些长期没有刹住的歪风,纠治了一些多年未除的顽瘴痼疾。特别是聚焦民意民声反映最强烈的问题,一个节点一个节点坚守,一锤接着一锤纠治,真抓实干、徙木立信,推动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。2024年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显示,94.9%的受访群众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效表示肯定。
党的作风正,人民心气顺,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,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,越是滚石上山、爬坡迈坎,越考验干部队伍能力作风,越需要以优良作风凝聚人心、汇聚力量。因此,聚焦民意民声解决作风问题更是迫在眉睫。比如,一些群众反映,“翻新升级”的违规吃喝暗中滋长,“改头换面”的吃拿卡要时有发生。如果不坚决加以纠正,任其发展下去,这些问题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,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、失去血脉、失去力量。
只有以民意民声“晴雨表”为指引,让群众意见呼声成为检照的镜子、点题的方子、破题的法子,才能把准民意、回应民声、顺应民心。我们要多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,多到工作做得不够好的地方,在民意最为聚焦、民声最为集中的领域俯下身子、沉下心来,在身挨身中了解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真实评价,在心贴心中获得群众对政策实施的真实想法,深入检视自身工作存在的不到位问题,动态更新问题清单,集中整治台账,找准切口、动真碰硬,坚决把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。同时,注重将民意“聚光灯”、民声“放大镜”延伸到更多新领域、新空间。随着数字化、信息化的迅猛发展,要采用更多便捷方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。比如,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微信公众号、手机客户端开通“四风”举报窗口,方便人民群众随手拍随手举报“四风”问题,得到群众欢迎和好评。
作风建设有没有取得实效,最终要看人民群众的关心事、烦心事有没有办成办好。必须带着感情朝实处抓,紧紧盯住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,以更自觉的担当、更扎实的工作作风,用实际行动造福广大群众,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要设身处地了解群众实际处境和真实需要,让整改方向与群众期盼精准对接,逐一破解痛点难点。实践中,一些地方纷纷开设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,聚焦难点、对症下药,纾解群众办事难的问题。比如,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反映窗口设立以来,受理“办不成的事”的解决率为100%,得到办事群众赞誉。这充分说明,越是勇于在民意“聚光灯”下、民声“放大镜”中加强作风建设,对人民群众多样化、多方面的深层次需求把握准确、回应及时,作风建设越能赢得群众口碑。